close

觀摩那天大家對於輔導老師介入程度該到那裡很有興趣
多數同學認為教學觀摩該是一個人handle全場
也覺得那天我的輔導老師有點介入太多
針對大家的疑問,會後,我也問了薛導和輔導老師

薛導說其實什麼樣的狀況都是OK的
也沒有所謂的對與錯
沒有人規定說教學觀摩就是要自己帶全場
原班老師不能說一句話
有的輔導老師認為應該放給你自己帶
有的輔導老師平常就和你有互動
也不會因為是「教學觀摩」就全部放掉

或許有人是覺得教學觀摩原班老師介入很多感覺就好像不信任你的能力
不過我覺得這就看你自己和原班老師的互動模式,如果原本就沒有協同
那當天也很自然的就會只當一個「觀摩者」
有時候經驗夠的老師就是可以早一步比你看到孩子會有什麼動作、反應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輔導老師的其中一個原因!

另外,如果都沒有互動,那為什麼一間教室30個孩子要有兩位老師一起帶班?
這是大家可以想想的地方!

這個問題我問了輔導老師
他覺得大家所認為的「教學觀摩」應該是一個人的教學
他並沒有很認同,他說我們在學校所學的,原本就應該是協同教學
到了實習,為什麼教學觀摩就是要一個人去控全場
為什麼有兩個好朋友一起去一間學校實習,就一定要把他們拆開
所謂的到其他班去「幫忙」,他覺得這並不是實習真正的意義
為何不要兩個一起編入同一班,讓真正的協同教學出現在教學中
也因為現在都這樣的一人一班制度,所以原班老師更應該在實習老師教學的時候
跟實習老師有更多的互動,要不然我們為什麼要學協同教學?
這些都是他覺得現在這樣的環境下出現的很奇怪的現象。

他也提到要兩個實習老師同一班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
和自己的同學是最容易找到互動的最佳模式
比起和原班老師來說,就算不是同班同學也容易的多

兩個老師在一個班,最好的互動就是一搭一唱,這是最棒的協同
再來就是,偶爾安撫一下較浮動的孩子,掌控秩序
再來就是,沒有參與活動,自己處理班級事物,或是帶一些晚到的孩子進入活動中
最後就是,獨立個體,完完全全不參與教室內的活動,全部都不過問

他也提到現在很多的公幼
就像是一個人在帶一班的感覺
當週的主教一間扛起所有的教學重任
另外一個老師就真的沒有事情一般
那乾脆就一個班一個老師就好了啦!
因為他曾經有這樣的經過,很無奈,曾經也很疑惑
所以他對大家提出來的這個建議很有想法

就看你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互動模式,什麼樣的感覺。

經過了這樣的討論和一次的教學觀摩
讓我對這個問題有了一個想法
教學觀摩其中一個評量應該是
「與原班老師的互動」
這是我當初沒有想到會引起很大迴響的一個點

因為從大三開始我一直都覺得有互動本來就是很棒的感覺
可能是我和伙伴小瑩互動良好吧!

輔導老師也鼓勵我多多去看大家的教學觀摩
在這方面也可以多想想,看看大家的互動模式都是怎麼樣的

以上是就大家提出的這個疑問跟老師們的討論結果
如果大家對某個點有疑問也可以再提出

這樣的分享感覺很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urewhat 的頭像
    purewhat

    PureWhat

    purewh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